第(3/3)页 林枫解释道:“你们想想……智和全身着火后,他第一个想法会是什么?” 周贺林眸光一闪,忙道:“灭火!活命!” 林枫点头:“不错,就是灭火活命……而他是这个院子的僧人,所以他十分清楚他们的水桶会放在哪里,故此在他全身着火后,他一定会第一时间往水桶这里奔来,想着给自己灭火。” “所以凶手将木盒放在这里,打的就是智和无法用水灭火,最终只能痛苦绝望的死在这里的主意。” “这样的话,木盒自然也和其他两个死者死时一样,会很自然的出现在死者身旁,从而被我们发现。” 周贺林瞪大了眼睛,智平眉毛也微微一颤,他连忙双手合十,低声念道:“阿弥陀佛。” 林枫说完,视线又看向五步远的被烧得焦黑的尸首,缓缓道:“不过这一次,凶手明显错误低估了那火焰的厉害,最终导致智和在距离这里五步远时,都没来得及接近这些水桶,就直接殒命了。” “我想,智和可能到死,都还在想只要他能来到这些水桶旁,就能活命吧?只可惜,他并不知道,水桶不过是凶手给他的虚假的希望,到了这里后,智和恐怕会更加绝望与痛苦而死。” 周贺林忍不住咽了一口吐沫,道:“这个凶手,当真是心狠手辣,阴险歹毒!” 方丈德文,寺监德渺等人,此时都齐齐双手合十,低声讼念:“阿弥陀佛。” 林枫沉默片刻,旋即收回视线,低头看向木盒,道:“周县令,看看凶手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吧。” 周贺林一听,连忙蹲下身来,将木盒拿起,旋即没有任何犹豫,直接打开了盖子。 他视线落在木盒内,当即眉头一皱,疑惑道:“这是?” 林枫上前一步,视线也看了过去。 下一瞬……林枫瞳孔微微一缩。 只见那木盒内,正放着一块布。 布是紫色的,而这块布的上面,正沾着血淋淋的鲜血。 鲜血早已经干涸,完全融入了布匹之中。 “怎么是一块布?” 周贺林一脸茫然。 林枫将布从木盒内取出,感受了一下布料的舒适度,道:“品质极佳的布。” “不过看样子……” 林枫看着已经开始有些褪色的布,道:“应该有些年头了。” 周贺林听着林枫的话,也仔细检查了一下布的品质和面相,点了点头:“的确年头不短了,但本官不懂这些,判断不了这块布具体有多少年。” 林枫自然更不会懂这些。 而且他更关注的,是这块紫色布匹上沾染的鲜血。 鲜血早已干涸,无法判断沾在上面多久了。 这鲜血是谁的? 为什么会沾在布匹上? 还有……如果这些案子,真的是同一个凶手所为,那凶手专门留下这些东西,意欲何为? 凶手为何非要在杀人之后,留下这些东西? 他究竟想干什么? 林枫眉头皱起。 他沉思片刻,转头看向智平,问道:“智和平常性格如何?可与谁有过冲突?” 年轻的僧人摇了摇头:“智和师兄性格大大咧咧的,很少与人计较什么,因此他人缘不错,最近没和任何人有过冲突。” 周贺林脸色凝重:“又是一个没有任何冲突,连一个杀人动机都找不到的死者!” 林枫又问道:“智和与前两个死者,关系如何?” 智平想了想,道:“智和师兄是戒律院的弟子,与智成师兄关系不错,和智光师兄倒是没多少接触……不过智和师兄与我们戒律院的师兄弟关系都很好,所以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。” 周贺林的眉头已经皱成一个川字了。 他看向林枫,道:“林寺正你看……这和前两个死者一样,没有和其他人有过冲突,彼此之间的关系很正常,没有过分的亲近……所以凶手为什么要选择对他们动手?难道是随机选择的目标?其实这些死者之间,没什么共通点?” 听到周贺林的话,普光寺的僧人们脸色都是一变。 若是没有确切的目标,而是随机选择的,那就代表所有人都有危险,而且根本是防不胜防的。 林枫却是摇了摇头,他说道:“不会是随机选择的。” “什么?” 周贺林一怔,忙看向林枫,其他僧人们也都将目光放在林枫身上。 林枫说道:“无论是一开始被砍死的智成,还是后来被活活打死的智光,亦或者眼前的智和,凶手都没有在现场留下任何的线索,哪怕这一次智和是在你们面前被烧死的,可你们足足十个人,也都没有任何人察觉到有什么异常的地方。” “而且凶手所用的手法完全不同,每个人的死因都不同……这便足以证明,凶手是早有预谋,早有准备,专门进行过设计,他早已经决定好要对谁出手了,这才能确保每一次动手都不会出现任何意外,即便在众目睽睽之下,也能成功。” “若是随机杀人,他不可能事事如此周到……再说即便是随机杀人,凶手也会有自己的喜好,哪怕是疯子呢,做事都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在……故此,他们三人,肯定有什么共通点,只是我们暂时没有找到罢了。” 周贺林想了想,旋即点头道:“你说的有理,只是不知道这三人,究竟有什么共通之处。” 这时,一个衙役快步走来,向周贺林道:“周县令,鸿胪寺丞秦问到了。” “秦寺丞?” 林枫眸光一动,熟人啊。 在之前的蒙舍诏大王子被杀案里,鸿胪寺丞秦问就是嫌疑人之一,差点没被真凶蒙舍诏大将军给砍了。 还是林枫查明了真相,找出真凶,帮秦问洗刷了嫌疑。 前几天自己成为寺正时,秦问还专门想要宴请自己,感谢自己帮他洗刷嫌疑,只是林枫一直有约,就婉拒了。 没想到今天,会在这个场合见到秦问。 这样看来,秦问就应该是周贺林叫来的,帮忙解读那封高句丽书信的鸿胪寺官员了。 不知不觉,自己在朝廷里认识的人,已经越来越多了。 周贺林连忙前去迎接,很快,熟悉的面孔就出现在林枫面前。 秦问见到林枫,连忙拱手,态度十分热情,道:“林寺正,没想到在这里能见到您。” 林枫笑道:“秦寺丞,本官也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你,这还真巧了。” 周贺林哈哈一笑:“本官都差点忘了,你们之前在案子里遇到过,这下好了,熟人配合更默契。” 秦问连忙点头,原本他被人从睡梦中叫醒,还有些不满,可此时见到林枫后,这种不爽瞬间消失。 不仅是因为林枫是他的恩人,更因为林枫现在是炙手可热的朝廷新秀,秦问之前多次想要宴请林枫都找不到机会,现在能来配合林枫,与林枫加深情谊,自是他做梦都希望的。 林枫看向方丈,道:“德文大师,能帮我们找一个房间吗?” 德文一听,直接点头:“当然。” 很快,他们三人来到了一个房间之中。 烛火摇曳,照亮三人身影。 林枫将那封高句丽文字的书信交给了秦问,道:“有劳秦寺丞帮本官逐字逐句的翻译。” 秦问一听,毫不迟疑点头:“这个简单。” 语言大师秦问迅速帮林枫翻译了起来。 林枫认真的听着。 渐渐的对这封信的具体内容,有了十分详细的了解。 这是一个从高句丽返回大唐的人,给高句丽那边结交的恩人友人写的信。 信是通过一个走商的商人帮忙传递的。 信上说他是如何借助大唐的力量,离开的高句丽,又是如何返回故土的。 回到家乡,家里父母仍在,他十分庆幸,庆幸家人犹在,庆幸自己未死。 只是他又在信的最后叹息,此回大唐,估计此生都无法再去高句丽了,此生估计与好友再无相见之日,永远无法报答在高句丽时被照顾的恩情了。 情真意切,听之让人感慨。 一别,便是永久。 读完了信,秦问看向林枫,道:“信的内容就是这样。” 林枫蹙眉沉思道:“信的内容没有什么问题,很正常……可既然如此,凶手为何要将这封如此正常的信留下?” “而且这封信不是要送到高句丽吗?为何会在凶手手中?” 秦问和周贺林自然是想不明白的。 林枫目光又看向手中的玉佩,看着木盒里那块染血的紫布,大脑在这一刻疯狂运转。 今夜得到的所有线索,不断浮现。 三个死因完全不同的死者。 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三人。 还有这些凶手专门留下的东西…… 忽然间,林枫眸光一闪,似乎想到了什么。 他猛的看向秦问,道:“秦寺丞,你能判断出,这封信是什么时候写的吗?” 秦问想了想,道:“应当是武德五年。” “武德五年?” 林枫眉毛一挑,道:“如此确定?” 周贺林也意外的看向秦问,毕竟这封信上可没有任何提及时间的内容。 秦问是怎么知道这封信写的时候,是武德五年? 秦问看向林枫,道:“林寺正可能不清楚,在武德五年的时候,发生了一件关于大唐和高句丽两国的大事。” “什么大事?”林枫问道。 秦问说道:“大唐与高句丽互换战俘!” “互换战俘?”林枫微微蹙眉。 秦问点头道:“隋炀帝执政期间,与高句丽多次交战,因此有数万的军民被高句丽俘获,被困于高句丽,为了让我中原大地的军民能够返回故土,太上皇于武德五年,和高句丽王互通信件,达成互换战俘的约定。” “因此,在武德五年,有数万百姓重返故土,而被困在大唐无法返回高句丽的百姓,也被大唐放行回到了高句丽。” “看这封信所写的内容,中间迁徙的过程,返回故土的种种事情,都符合当年的情况,所以不出意外,这应该是从高句丽返回大唐的百姓,写给在高句丽结交的友人的信。” 听着秦问的话,再去思索信件的内容,林枫点了点头,他也赞同秦问的推测。 他不由看向秦问,拱手道:“多谢秦寺丞,若无秦寺丞为本官推测时间,讲述这段历史,本官绝对想不到这些。” 秦问忙道:“只是这件事正好是下官了解的,若是其他的事,下官还真帮不上忙。” “你已经帮了大忙了!” 林枫眸光闪烁,他看向两人,道:“我想,我已经知道凶手故意留下这些东西的意图是什么了。” 两合一万字更新送上!这一章内容多到爆炸!细节伏笔也特别多,十分难写!这个案子绝对十分精彩! 求月票!已经两千七百多了,距离三千只剩下两百多张! (本章完) 第(3/3)页